博客
关于我
Mysql INNODB引擎行锁的3种算法 Record Lock Next-Key Lock Grap Lock
阅读量:794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10

本文共 82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InnoDB存储引擎的行锁机制设计非常精巧,提供了三种核心的行锁算法,分别是Record Lock、Gap Lock和Next-Key Lock。这些机制不仅保证了事务的并发控制能力,还为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1. Record Lock:单行记录锁

Record Lock是最基础的行锁算法,锁定的是表中某一具体行记录的索引位置。在InnoDB存储引擎中,表的索引信息是锁的核心对象。即便表在创建时没有定义任何索引,InnoDB也会自动使用隐式的主键来作为锁定对象,确保数据的独占性。

2. Gap Lock:间隙锁

Gap Lock的作用是锁定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数据,但并不包含该范围内的具体记录。这类锁常用于处理事务并发读取或写入操作时的冲突控制。在实际应用中,Gap Lock会和Record Lock共同使用,以确保事务对数据的完整性。

3. Next-Key Lock:Gap Lock与Record Lock的结合

Next-Key Lock是InnoDB存储引擎的一大创新,它将Gap Lock和Record Lock的优势相结合。具体来说,Next-Key Lock不仅锁定了某一范围内的数据,还会锁定该范围内的下一个记录位置。这种机制既保证了事务的读写并发能力,又有效避免了幻读现象的发生。

行锁机制的实际应用

在实际数据库操作中,InnoDB的行锁机制会根据具体的查询需求选择最适合的锁类型。例如,在执行SELECT id, b FROM table WHERE b=10 FOR UPDATE时,InnoDB首先会锁定对应的b=10记录的索引位置(Record Lock),然后再锁定辅助索引b=10前后的间隔范围(Gap Lock)。这种多层级的锁定机制,能够有效防止数据的不一致读取或写入。

通过这些行锁机制,InnoDB存储引擎在高并发场景下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表现,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,又维护了系统的稳定性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jeffk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 Timestamp时间隔了8小时
查看>>
Mysql tinyint(1)与tinyint(4)的区别
查看>>
mysql union orderby 无效
查看>>
mysql where中如何判断不为空
查看>>
mysql workbench6.3.5_MySQL Workbench
查看>>
MySQL Workbench安装教程以及菜单汉化
查看>>
MySQL Xtrabackup 安装、备份、恢复
查看>>
mysql [Err] 1436 - Thread stack overrun: 129464 bytes used of a 286720 byte stack, and 160000 bytes
查看>>
MySQL _ MySQL常用操作
查看>>
MySQL – 导出数据成csv
查看>>
MySQL —— 在CentOS9下安装MySQL
查看>>
mysql 不区分大小写
查看>>
mysql 两列互转
查看>>
MySQL 中开启二进制日志(Binlog)
查看>>
MySQL 中文问题
查看>>
MySQL 中日志的面试题总结
查看>>
mysql 中的all,5分钟了解MySQL5.7中union all用法的黑科技
查看>>
Mysql 中的日期时间字符串查询
查看>>
MySQL 中锁的面试题总结
查看>>
MySQL 中随机抽样:order by rand limit 的替代方案
查看>>